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廢輪胎,資源再生,國際貿易,巴塞爾公約,廢輪胎資源管理制度」標籤的文章
圖片
 飃洋過海的廢輪胎-加州的輪胎悲歌 先進國家的環保法規在1970年代就嚴格起來,有害廢棄物的處置成本高漲,此時正逢全球航運發達,方便廢棄物越境(transboundary)移動,而許多低開發國又急需外國現金,因此,從先進國出口到低開發國的有害廢棄物貿易量迅速成長。「加州的輪胎悲歌」是廢輪胎越境移動的故事。 2016年電子媒體TakePart報導「 廢胎悲歌:加州廢胎再生計畫並未避免環境危害 」如圖1所示。這是恰當的比喻:根據美國太空總署2015年在Nature Geoscience發表的資料,雖然美國西岸在2005至2010年間的空污排放量降低,但空氣品質並未改善,因為同期間在太平洋彼岸中國的空污排放量提升[1]。 圖1、2016年報導的廢胎悲歌:加州廢胎再生計畫並未避免環境危害[1] 背後的故事是這樣開始的… 大火燒出廢輪胎管理計畫 1983年堆在維吉尼亞州Mountain Falls的700萬條廢輪胎燃起的大火燒了9個月,受大火油煙影響的環境問題受到普遍關注,據信是人為緃火的這場大災難改變了廢棄物的處理方式。根據華盛頓時報,滅這場火的代價是在該場址留下84萬加侖的油污水(含69萬加侖油漬)要清理,美國環保署雖然在災難過後馬上將該場址命名為「超級基金場址(Superfund site)」投入大量資源進行環境清理工作,持續了22 年總花費1,180萬美元,終於在2005年8月底在環保署的清理場址名單中除名[2]。該項清理工作的花費主要來自向化學商品徵來的稅支應,2013年10月的「化學與工程」雜誌特以該場大火做為封面,如圖2所示,說明這場大火改變了廢物管理的方法,算得上是重要的哩程碑[3]。 圖2、登上「化學與工程」雜誌2013年10月號封面的1983年維吉尼亞州大火[3] 加州是全美註冊汽車數最多的州,年產廢輪胎量也最大,受到廢輪胎大火的啟發,在1989通過「加州輪胎再生法(California Tire Recycling Act)」,該法案促成「加州的廢輪胎流向管理計畫」如下: 廢輪胎回收許可證:回收業者收運堆存廢輪胎必需申請許可並且受到堆存量的限制, 成立專責單位推動循環再利用:當時成立「加州整合廢棄物管理會(California Integrated Waste Management Board)」(現已更名為加州資源回收部門,CalRecy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