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廢輪胎資源管理概況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公路建設及相關產業的迅猛發展,中國大陸汽車保有量在30年內成長了將近50倍,改革開放前必需「以舊換新」才能購得的輪胎,自2004年後「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城郊結合處都能見到綿延上千米、小山一樣的廢舊輪胎堆積點。越積越多的廢舊輪胎長期露天堆放,不僅佔用了大量土地,而且經過日曬雨淋,極易滋生蚊蟲,傳播疾病,還容易引發火災。」[1],經過多年的努力,目前中國大陸已建立(1)舊輪胎翻新、(2)廢輪胎生產再生橡膠、(3)廢輪胎生產橡膠粉、(4)廢輪胎熱裂解,共四種主要方式的輪胎循環利用工業體系,環境隱患的問題稍解,促進廢輪胎資源循環利用的工作則仍需努力。
「中國輪胎循環利用協會(China Tire Recycling Association, CTRA)」為管理中國大陸廢舊輪胎回收利用業務的全國性行業協會,作者綜整CTRA發佈的信息[2],將近30年來中國大陸廢輪胎管理法規策略及執行成果,依時間序簡列如圖1所示。依WBCSD TIP區分的三類管理機制(詳參作者另文「解讀各國廢輪胎回收統計」),中國大陸沒有專門的廢輪胎(ELT)法律,也沒有對ELT徵稅或收生態費用,管理方法與一般固體廢棄物相同,由政府制定管理目標而無明確責任方,屬於自由市場制;依據2007年印發的《再生資源回收管理辦法》以財政部專項資金在各地基本建起廢金屬、廢紙、廢塑料、報廢汽車等再生資源回收體系,然,ELT分散性大、重量輕、回收運輸成本高,很難以此一次性的財政專項資金維持回收企業的營運,因此,中國大陸ELT 回收率雖登錄為100%,但約有63%提不出明確的用途佐證資料,因此在WBCSD TIP報告中列為用途不明,應在管理體制上改進以確保資源,近幾年開始有「專項立法並採用延伸生產者責任(EPR)制」的呼聲。
源於資源缺乏的背景,中國大陸以耗能及具有二次公害的再生橡膠及熱裂解為主要的ELT再利用途徑,分別佔回收率中的34%及11%(剩餘9%為胎磨膠粉),面臨提升環保排放水平及無害加工利用的嚴苛挑戰。圖1揭示的經驗顯示,縱使由政府規範引導一批再生利用企業健康發展,例如符合規範的橡膠粉生產企業,曾在2001年產能達到15萬公噸,但該年實際產量低於2萬公噸,因稅賦高且應用市場受阻,又遇到非法銷價競爭及市場需求不足無以為繼而關廠倒閉;WBCSD TIP的報告認為中國「十三五」以來,中國大陸日益重視循環經濟及再生資源行業的發展,頻頻推出重大利多政策,加上日益增長的巨大汽車市場資源需求,也已提出試辦EPR的方案,是ELT相關產業的機會與驅動力,進一步構建和規範ELT管理系統,解決非法熱裂解(土法煉油)的環境危害,並提高回收率是主要的挑戰。
自中國大陸公告《商用舊輪胎選胎規範》《輪胎翻新行業准入條件》《廢輪胎綜合利用行業准入條件》後,2014年5月23 日至2018年1月22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告了五批符合《輪胎翻新行業准入條件》《廢輪胎綜合利用行業准入條件》的企業共71家[3],其中輪胎翻新企業24 家,佔比33.8%;再生橡膠企業 36家,佔比50.7%;橡膠粉企業 10家,佔比14.1%;熱裂解企業1 家,佔比1.4%。西方國家公認無害再利用的橡膠粉企業的成長仍然緩慢。2017年全國政協委員「加大廢舊輪胎處理再利用的政策支持」之議,提出「全國從事廢舊輪胎處理的企業有很多,但上規模、有先進技術的企業不多,廢舊輪胎加工利用的產品附加值低,經濟效益差,企業包袱沈重」,具體提出三點建議[4],從技術、政策、法規等方面,對廢舊輪胎的再利用項目進行扶持和鼓勵;該建議,將有助於廢輪胎管理體制優化,更需要打通再利用產品市場,才能使物質循環永續,而將胎磨膠粉用在鋪路瀝青是高效益的物質循環利用方式。
參考文獻
- 李湘洲,告别黑色污染,百科知识, 2005年3月21日。
- 庞澍华,轮胎循环利用行业30年发展回顾与展望(上)(下),中国轮胎资源综合利用,2018年第6、7期。
- 中国轮胎循环利用协会,2017年废旧轮胎综合利用行业准入企业经营情况统计报告,中国轮胎资源综合利用,2018年第4期。
- 全国政协委员李晓林:加大废旧轮胎处理再利用的政策支持,2017-03-03 17:44,中国发展网。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