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提瀝青拌合業的脫碳路圖 應對氣候變化及其影響採取緊急行動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共17項中的第13項「氣候行動」 根據估計,光是混凝土就占了全球碳排放量的11%,且高達8成以上的碳足跡來自於現代建築中最常用、充當粘合劑,以及使混凝土硬化的波特蘭水泥(Portland Cement)(資料來源 iThome新聞 2024年8月26日:開放運算計畫正在推動綠色混凝土 )。國發會2022年3月公布的「 臺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總說明 」中,水泥業已有策略路徑如圖1所示;瀝青混凝土的相關數據較乏,也未見有淨零技術策略路徑。 圖1、水泥業淨零轉型策略及路徑圖 (資料來源:臺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總說明之圖11) 對比預拌混凝土的碳排放量 依環境部公布的「國家溫室氣體排放清冊報告」,我國2021年總溫室氣體(GHG)排放量為297,007千公噸二氧化碳當量,亦即297百萬公噸二氧化碳當量(MMtCO 2 e);相對於美國的6,558.3 MMtCO 2 e (2019年),美國瀝青鋪面協會(NAPA)2022年公布的瀝青混凝土生產階段(從搖籃到大門或A1-A3)的GHG排放量為21.7 MMtCO 2 e,占美國GHG排放總量的 0.3%,美國波特蘭水泥協會(PCA)2023年公布的年產預拌混凝土(Ready-Mix Concrete, RMC)生產階段的GHG排放量為97.6MMtCO 2 e,占美國GHG排放總量的1.04%,如表1所示。本研究依表1中的資料呈現方式,查對相關資料,將臺灣的瀝青混凝土與預拌混凝土的對比資料填入。 表1、瀝青混凝土與預拌混凝土的碳排放相關資料比對表 環境部環境資料開放平臺查得資訊 在環境部環境資料開放平臺以「碳足跡」查詢得四項資料(碳足跡排放係數、環境部推動產品碳足跡管理要點、台灣產品碳足跡資訊、及國內已制訂之碳足跡產品類別規則文件清單);經查國內已制訂碳足跡產品類別規文件清單中已有180項,其中包括「水泥」及「預拌混凝土」,但尚無瀝青或瀝青混凝土的PCR文件;在 台灣產品碳足跡資訊 可查得多筆水泥、及預拌混凝土的碳足跡,如圖2所示,由圖可知水泥的碳足跡幾乎等同於其重量,而預拌混凝土的碳足跡則主要來自水泥的內含碳,因此,水泥用量高的配比碳足跡就高,添加碳足跡低的替代黏結料(飛灰、爐石)的配比則可有效降低預拌混凝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