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比較臭嗎?橡膠瀝青的異味檢測數據 客觀的異味量測結果顯示可以符合工業區周界異味標準,不同的天候狀況及不同的廠別有不小的差異!最近完成的專案研究則以機械發泡技術將橡膠瀝青的製程溫度降低超過20℃,可大量降低製程中的能耗和污染排放量,也減少施工過程出現的瀝青煙而保護人員健康! 在橡膠瀝青拌合機周界採空氣樣品照片 與傳統瀝青混合料比較,橡膠瀝青的操作溫度較高,污染排放也隨之增加,依據營建研究院團隊的實際檢測報告[1],拌製橡膠瀝青時的空氣氧化物都符合現行法規的排放標準,在PAH總量上也與一般瀝青混凝土的排放量沒有明顯的差異;這些檢測結果與國外相關文獻和實際操作數據相仿;熱拌瀝青廠是耗能的高污染源,雖有既訂奉行的污染排放管理機制,常有民眾異味舉報或陳情;近幾年推動橡膠瀝青的經驗顯示,搭配的熱拌廠大都有「臭味(異味)較重」的顧慮,營建研究院團隊也曾在試鋪時,依據規定的方法在橡膠瀝青拌合配備周界採空氣樣品,進行客觀的異味量測,量測的結果顯示不同的天候狀況及不同的廠別會有很大的差異。 熱拌廠之異味源 根據環保單位發佈的相關研究,熱拌瀝青廠的異味源如圖1所示,聯接橡膠瀝青拌合機後,除了提高生產拌合溫度而提高圖中異味源的排放量外,將在瀝青貯槽與拌合機之間增加一個異味源,這個「橡膠瀝青拌製設備」的異味源整理如圖2所示,由圖2可知,新增異味源主要來自熱媒油鍋爐燃燒器的柴油燃燒(異味源1),快速攪拌槽(異味源2)、及儲存反應槽體(異味源3)和附帶的柴油燃燒機(異味源4),除了柴油燃燒機外,其它部件大都因密閉而逸散量較低。 圖1、瀝青混凝土拌合作業程序及異味污染源[1] 圖2、橡膠瀝青拌製設備的異味污染源[2] 異味檢測方法與標準 依據空氣污染防制法第 20 條規定,排放空氣污染物必須符合排放標準。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據此訂定出「異味污染物」的標準,如表1所示。 表1、「異味污染物」的標準 異味檢測所使用的檢測方法為該署公告之標準檢測方法-「異味污染物官能測定法—三點比較式嗅袋法」:本方法係將試樣氣體以純淨空氣適當稀釋後,置於3個嗅袋中的1個(另2個嗅袋裝純淨空氣),由6名合格嗅覺判定員分別以嗅覺判定哪個嗅袋含有異味污染物(即試樣氣體),如圖3所示,再以平均算出嗅覺判定員可聞出之稀釋倍數,以異味污染物濃表示。 圖3、嗅覺判定員執行嗅袋判味照片[3] (聞臭師吸氣大法 嗅袋判味 自由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