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3月, 2021的文章
圖片
 熱拌瀝青混凝土施工與品質管制 瀝青混凝土之施工涵蓋熱拌廠之製程與控制、混合料之暫存與運送、及工地之鋪築與滾壓,本文介紹瀝青混凝土的鋪築與滾壓作業,嚐試說明施工機具之原理與正確的操作方式,促使工程人員能確實掌握瀝青混凝土之施工品質。關於熱拌廠之製程與控制詳參作者另文「 熱拌瀝青廠的製程與品質控制 」及「 確保熱拌瀝青路面鋪築品質的管理機制 」,至於混合料之暫存與運送對施工品質有顯著的影響,詳參作者另文「 改進熱拌瀝青混凝土的運輸迴路 」。 一、瀝青混凝土的鋪築作業 瀝青路面的鋪築作業主要以鋪裝機為中心,涵蓋瀝青混凝土運送、鋪築、及滾壓三個階段,本節說明瀝青混凝土的鋪築及滾壓作業。 鋪裝機的浮動燙鈑原理 瀝青混凝土鋪裝機主要由餵料系統、車輛系統、及自由浮動燙鈑(Free-Floating Paver Screed)所組成,如圖1所示。自由浮動燙鈑原理發明於1930年代[1、2],是現代化鋪裝機控制鋪築路面平坦度的主要工具,如圖2所示,鋪裝機的浮動燙鈑經由兩邊拉桿連接至車輛系統之輪軸基線中心,這兩個鉸接點(稱為拖曳點,Tow Point)使燙鈑可以自由浮動,因為鋪裝機向前行進使浮動燙鈑系統產生如圖2中的牽引力(F3),這個力量經由拉桿傳遞至燙鈑,而由播料量(Head of Material, F2)和燙鈑底傾斜角度(Angle of Attack, F1)兩處的阻力達成力的平衡。當拖曳點的高程變高時,經由拉桿傳遞增加燙鈑底傾斜角,進入燙鈑底的材料量增加,迫使燙鈑上浮,反之,若拖曳點的高程降低時,經由拉桿傳遞降低燙鈑底傾斜角,進入燙鈑底的材料量變少,迫使燙鈑下降;這種自由浮動燙鈑的反應長度約為拉桿長度的5倍,也就是說,若拉桿長度為1公尺,則拖曳點的高程改變一般乃在鋪裝機行進5公尺後,燙鈑的高程調整才完成,也就是說會有一段燙鈑反應時間(Srceed Reaction Time),一般而言,以這種自由浮動燙鈑鋪築的路面具有與原路面相同的縱橫斷面坡度。 圖1、瀝青混凝土鋪裝機的主要構造[2] 圖2、瀝青混凝土鋪裝機的自由浮動燙鈑原理[2] 由於浮動燙鈑系統的拖曳點固定在車輛系統輪軸基線的中心處,代表鋪裝機所在路面的高程平均值,鋪裝機行駛時燙鈑亦將隨著路面高程改變而上下浮動,確保鋪築的路面具有原路面所需的線形與坡度,當原路面有局部凹陷或凸起的不平坦狀況時,一般經由車輪軸基線的緩和
圖片
 熱拌瀝青廠的製程與品質控制 現代化國家的瀝青混凝土,大都是在自動化相當高的所謂「熱拌瀝青廠(Hot Mix Plant)」內拌合完成,再以適當的運輸設備(一般傾卸式貨車)運至工地鋪築滾壓完成;由瀝青混凝土拌合廠的設備因有加熱設備而較水泥預拌廠複雜,亦因需設置廢氣排放污染控制設備,屬於固定重污染源,除了廠區之配置特別注意對周遭環境的影響,本身運作時的動線、機具的操作、及品質控制,也必須投入較多的心力。熱拌瀝青混合料拌合後之暫存與運送,亦對施工品質有顯著的影響,此一議題詳參作者另文「 改進熱拌瀝青混凝土的運輸迴路 」。本文介紹瀝青拌合廠的型式與配置、分拌式拌合廠、鼓式拌合廠、及國內引進的工廠熱拌再生製程與品質控制。 一、瀝青拌合廠的型式與配置 熱拌瀝青廠係將各尺寸粒料按預定比例混合、烘乾、加熱,再加入已另外加溫之瀝青,均勻拌合成熱拌瀝青混凝土(Hot Mix Asphalt, HMA),拌合廠之設備由一系列機械及電子設備所組成,依美國瀝青協會(Asphalt Institute, A.I.)之分類,有分拌式及連續式兩種設計,連續式又可區分為舊型連續式及現代化的鼓式廠(Drum Mixer),現代化的鼓式廠則又可依粒料與熱氣流在烘乾拌合鼓中的流向,分為逆流式(Counter Flow)與順流式(Parallel Flow)兩種,縱使不同型式拌合廠的操作與材料流程不同,其最終的目的都是拌合均勻且出廠溫度、瀝青含量、粒料級配等特性符合規範的HMA。 國內大部份熱拌瀝青廠乃由鄰國日本引進,且大都為固定廠址的中央式拌合廠,廠區內除機具運作所需的空間外,亦設置砂石堆料場、運輸車輛調度場、辦公室、及品管試驗室等區域,依據日本道路協會提供的資料,設置熱拌瀝青廠所需的敷地面積,依產量大小而定,如表1所示。一般拌合機容量為2公噸的分拌式廠,應有12,000平方公尺的敷地面積,才能確保運作順暢。國內熱拌瀝青拌合廠之設置主管機關為經濟部工業局。 表1、日本道路協會建議之熱拌廠需求敷地面積[1] 瀝青熱拌廠內的配置影響操作動線,對工作安全及環境的維護有相當重要的影響,圖1和圖2分別為敷地面積達3,000平方公尺之中型廠及9,000平方公尺之小型廠的配置例,由於熱拌瀝青廠為固定重污染源,主要的污染為粉塵及噪音,廠區四周最好要有足夠綠地,且利用植生與相鄰的居民作有效的區隔,防止粉塵及噪音對週遭環境
圖片
 橡膠瀝青與工廠化橡膠瀝青在各國推動狀況 Asphalt Rubber and Terminal blended Asphalt Rubber in the World 圖片來源:全球最大胎磨膠粉廠GENAN網頁 公部門強制要求使用橡膠瀝青以協助解決廢輪胎產生的環保議題 有鑑於以往橡膠瀝青(Asphalt Rubber, 簡稱AR,詳參作者另文「 續命輪胎守護鋪面-What/Why/How  Asphalt Rubber 橡膠瀝青 ? 」)的使用經驗,美國國會在1991年通過「陸路複合運輸效率法案(ISTEA, Intermodal Surface Transportation Efficiency Act)」,並於該法案的1038條款中,強制規定各州政府於瀝青鋪面中必須使用一定數量的廢輪胎橡膠,於1994年開始,使用聯邦基金鋪築的瀝青鋪面之總噸數中,至少需有5%為橡膠瀝青鋪面,此百分比值並將逐年增加,直至1997年需達到20%[1];該強制性法案訂定後,大部份尚未有廢輪胎橡膠瀝青使用經驗的州公路局,立即展開大規模的研究與試鋪路面,根據1993年FHWA的統計[2],當時美國市場上已有至少10種不同的廢輪胎橡膠瀝青工法出現。 依照橡膠鋪面協會的說法[3],ISTEA強制使用橡膠瀝青的法案,引起掌握全美5億噸熱拌瀝青市場的鋪築業強烈反對,導至橡膠瀝青專利申請延長、新式專利申請、成本高、耗能、空污異味、特殊設備、及不可再生等議題,摻雜許多的利益衝突與政治角力;橡膠瀝青不是用來解決廢輪胎的問題,而是道路工程人員基於其強度、耐久、降噪、抗滑、抗疲勞龜裂等,較優工程特性而選擇採用;若能普遍採用,當然可以解決廢輪胎的問題。 1995年美國聯邦政府決定取消強制條款,橡膠瀝青專利期沒有獲准延長,橡膠瀝青已經不是專利材料,不必擔心成本較高、也不必刻意添加不到15%的膠粉來廻避專利;至於耗能、空污異味、及不可再生等議題,其實也都在那段「政治論戰及大規模試鋪」的期間獲得解決[3]。 成本:因為沒有專利,一旦市場規模正常,與一般瀝青混凝土的差價有限,1999年時在亞利桑納州每噸只貴10美元。Caltrans設計規範准許橡膠瀝青混凝土鋪較薄(10公分厚一般瀝青面層可用5公分厚橡膠瀝青越級配替代),故,橡膠瀝青的成本可以較低。 生命週期成本:依據Hicks等人的研究,以FHWA規定的生命週期
圖片
 改進熱拌瀝青混凝土的運輸迴路 Improvement of Truck Cycle for Hot Mix Asphalt 圖片來源:Roadtec Shuttle Buggy 將瀝青混凝土由熱拌廠運送至施工現場鋪築的作業,一般等同貨物運輸,將裝運貨車的數量配合工地的遠近加以調整,確保順暢;殊不知此項作業的改進,不但有助於運輸成本的降低,也對鋪路品質有明顯的影響。 瀝青混凝土的運輸迴路 熱拌瀝青混凝土一般皆以傾卸式貨車運送,再於工地卸入鋪裝機進行鋪築,如圖1所示。而所謂運輸迴路乃以運輸貨車為主體,於拌合廠內等待裝載、過磅、開單、駛往鋪築工地、等待卸料、卸料完成、駛回拌合廠進行下一批裝運,運送貨車行駛於熱拌廠及鋪築工地之間,形成一個迴路,稱為貨車迴路(Truck Cycle)。 圖1、瀝青混凝土之運送 經查施工綱要規範「第02742章瀝青混凝土舖面」與運輸有關的規定有「1.6.1瀝青混合料之運送」及「3.1.5節運輸設備」兩小節抄錄如下: 由於瀝青膠泥在拌合時呈薄膜狀且與空氣接觸,拌合溫度不能過高以防止過度氧化,又為避免運達鋪裝機時的溫合料溫度太低,而有運距不能過遠、或運輸時間不可過長的一般性規定,此種規定應隨個案之不同,由駐地工程司以專業素養判定,不必列在綱要規範中。依美國之相關研究顯示,一般鋪路瀝青混凝土需於溫度降至80℃前按一定的程序滾壓完成,第02742章也在「3.2 施工方法」有拌合溫度、倒入鋪築機鋪築時之溫度、及滾壓溫度的相關條款,依照這些規定,按運距、鋪築厚度、及氣溫,並配合施工機具之型式和能力,選擇適當的熱拌廠混合料出料溫度。 觀察運送貨車司機的一天,可以很容易找出瀝青混凝土的運輸迴路瓶頸,許多貨車司機必須在天未亮前到達熱拌廠準備裝料,此乃由於熱拌廠需在鋪築人員到達工地的同時,將瀝青混凝土運達,視運距及拌合廠產能,拌合廠比工地早二小時開始作業是很正常的情況,而又為使生產不致於中斷,以減少混合料的溫度和級配變異,且配合鋪築作業的連續性,廠內(空車)及鋪築工地(重車)必有一定數量的「停等貨車」,所以,貨車司機來到熱拌廠,總是要依序等待裝載,以每一拌兩公噸的熱拌廠為例,拌一盤約需一分鐘,故一般裝載20公噸所需時間為10分鐘,以平均三輛「停等貨車」計算,在廠內等待的時間約為30分鐘,在過磅取單後駛往鋪築工地,假設路途行駛時間為20分鐘;到達工地時又開始依序等